威海藍谷材料分析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由威海市南海新區管委會與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共同組建的國有公司,面積近3000平方米,注冊資本壹億元整。同時,公司經營名稱還有“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威海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威海材料分析研究中心”。
公司經營的主要內容是,微納米尺度材料創新研發平臺和材料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微納米尺度材料創新研發平臺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購置球差校正場發射透射電鏡等先進的大型儀器設備,表征微納米尺度材料的微觀組織與晶體結構,進行材料領域的前沿基礎科學研究,探索材料科學的重大發現,并進行新材料的研發。材料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購置30臺套材料分析檢測儀器設備及相關樣品制備設備,承擔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及碳材料的化學成分、金相組織、力學性能、無損探傷、失效分析等日常檢測服務;承擔國家對相關產品質量抽查、鑒定和有關部門委托對其相關產品的仲裁檢驗等工作;對相關產品進行成果鑒定、質量檢驗及第三方質量評測;參與或組織制定國家有關材料標準、檢驗方法;開展材料相關檢測技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為用戶提供獨立、公正的檢測數據,為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綜合管理和質量執法提供準確、可靠的技術依據。
公司的建設目標是,立足威海,服務全國。緊密圍繞我國現代工業及國防工業的發展需求,以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科綜合優勢為依托,西北工業大學陜西省材料分析研究中心為基本條件支撐,借鑒國家鈦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服務運行機制,主要建成面向膠東半島、山東省乃至全國的重點產業體系的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科研服務,以及特殊行業研究與應用的高水平材料分析研究與檢測服務平臺,承擔材料科學領域的前沿科學研究、檢測方法研究、標準化研究、材料科研技術分析服務、高端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綜合性材料科研與檢測研究院。
公司建設的國內一流的微納米尺度材料創新研發平臺,必將加快推進山東省優勢產業發展,提升在國家重點新興產業中的發展地位及作用,打造具有軍民兩用為目的的國家級材料第三方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也將加快創新支撐條件建設,為高新產業園區科技創新提供重要基礎保證,對重點產業技術提升發揮推動作用,同時,這種創新驅動發展的科技孵化器建設模式,必將為產業、科研、企業、政府,以及市場提供更為全面、精準的科學示范服務。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