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18-5-24 8:14:53
近年來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深圳,正在迎來本地畢業生人才的收獲季。
5月20日,創建于2014年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了首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根據該校披露的數據,271名本科畢業生中,選擇前往國外(境外)繼續攻讀研究生的比例約65%,選擇就業的比例約35%,其中,深圳成為就業學生的首選地,占比達到了61%。
在三十多年前建市之初時,深圳的大學數量為零,人才來源主要依靠吸引“孔雀東南飛”。但在全國多個重點城市掀起搶人、留人熱潮的背景下,深圳也致力于加強自我造血功能,尤其是近兩年來,加大力度引進知名高校在深圳辦學,試圖打造自身的“人才蓄水池”。
對于深圳采取的合作辦學方式,很多觀察人士都在持觀望態度,但在此類高校的品牌累積效應下,至少從人才培養和輸出的角度而言,合作辦學之于深圳城市發展的效果已經在逐步釋放。
深圳吸引力提升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5月初的就業數據顯示,該校首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地點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平均年薪近14萬元人民幣。
其中,深圳更是就業學生的首選之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方面分析指出,深圳的地緣優勢以及國際化的創新人才引進環境,成為了61%的就業學生選擇留在深圳工作的重要原因。
在關于城市高校與人才的問題上,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曾表示,一方面,引進人才當然很重要,另一方面,大學一般有個規律:學生在哪里上大學,大多數會留在這個地方工作。
但在合作辦學或異地辦學的情形中,畢業后留在學校所在城市,對很多學生而言卻并非必然選擇。
2017年7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在畢業典禮上披露了一組數據,該學院共有864名全日制畢業生,其中在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中,留在深圳的比例為38.3%,為歷史最高,相比之下,去北京和上海的畢業生比例分別為18.5%和15%。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成立于2001年。但直到2015年,留深畢業生的比例才首次超過去向為北京、上海的,達到30%。
一方面,這有近年來深圳自身城市吸引力提升的因素。根據今年年初百度地圖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在2017年度人口吸引力排行榜上,深圳以9.925的指數高居榜首。
企業構成城市就業吸引力的基礎要素,在深圳,華為、騰訊、比亞迪(54.680, -0.32, -0.58%)、中興通訊(31.310, 0.00, 0.00%)等企業尤其是畢業生的接納“大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清華、北大、浙大、復旦、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華為無一例外地成為這些學校畢業生流向人數最多的企業。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博士生陳孝武在2015年畢業后留在了深圳,加入了深圳坤健創新藥物研究院,目前是該研究院分析檢測中心的一位技術負責人。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深圳校園里的科研氛圍可能比不上清華大學北京本部,但深圳的產業化環境活躍,并且,深圳對創新有著很好的支持。
另一方面,對于異地辦學的知名高校,其品牌及口碑效應大多需要一段時間的累積,接受度也會隨之越來越高,這從招生生源情況可見一斑。而學生在報考時,已經一定程度將未來就業城市納入了考慮。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學校到當年已經完成了第四屆招生,整體情況一年比一年好,連續兩年生源在廣東省所有大學里排在首位,吸引了廣東省理科第一名、福建省理科第二名。
高等教育補短板
一流大學往往是城市最好的名片,從這個考慮出發,一些觀察人士希望深圳在發展高等教育時可以更加聚焦。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曾在深圳的一場演講中表示,大學跟它的出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是有根的,深圳要把辦“自己的大學”作為百年大計。
深圳大學前校長章必功也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深圳更應該集中力量培養一兩所高校,形成真正的高等教育影響力。
但同時,高校的另一個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從這個角度,深圳當前大量采取引進、合作的模式辦學,有更迫切的客觀因素考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北上廣深四地的政府公報,2017年,北京、上海、廣州的在校大學生數量分別為58.1萬、51.49萬和106.73萬,相比之下,深圳僅有9.67萬。
研究生更能代表研究型大學的情況,他們也是科研、產業人才的重要儲備力量。2017年,北京、上海、廣州的在校研究生數量分別為31.2萬、15.15萬和9.07萬,深圳僅有1.61萬。在這一項數據中,深圳的短板更加突出。
根據深圳2016年發布的《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全市高校達到18所左右,在校生達到20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5萬人,研究生比例進一步提高;到2025年,高校達到20所左右,在校生達到25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0萬人,研究生規模約4萬人。
截至2017年底,深圳已有普通高等學校12所。其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技術大學(籌)于當年開始招收首批本科生。今年,哈工大(深圳)的本科招生總數增至700人,對比2016年首批招收的376名本科生,名額幾近翻倍,招生專業大類也比去年增加了25%。
學生招得來,畢業后留得住,這是深圳發展高等教育希望達到的一大目的。
近日,深圳科技創新委員會主任梁永生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談到創新,可能外界都覺得深圳做得不錯了,但我們深刻知道自己的不足,特別是高等教育,這是人才培養的平臺和基地,深圳在花大力氣補這一塊的短板。